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教育时论: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2013年05月03日 15:29 佚名 点击:[]

■能否激发和汇聚强大正能量,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只有不断涵育、集聚、迸发正能量,才能不断成就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在努力奋斗中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这样,正能量就会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

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能否激发和汇聚强大正能量,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我们又当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现在人们热议的“正能量”,借用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但内涵已经与其在自然科学中的本义有了完全的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所讲的“能量”,不论是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还是化学能、原子能,都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方向之别。而我们现在从社会科学的角度、针对社会发展问题所讲的“能量”,则不仅有大小之分,而且有正负之别。所谓“正能量”,指的是一切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因素,而“负能量”则与此相反。一个社会,就是一个能量场,其间的能量态势深深地影响着这个社会发展状况。当一个社会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占有优势地位的时候,就会呈现出向着进步文明、向着安康和乐、向着幸福和谐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的强劲生机与活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在正能量的不断涵育、集聚、迸发之中坚韧前行。

推动我们民族复兴伟业的正能量,表现为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执着追求。从林则徐“放眼看世界”的呐喊,到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呼唤,从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殷切叮嘱,到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从洪秀全对“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的畅想,到邓小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所确立的“三步走战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充满斗志、满怀信心,并将这种精神力量化为经济增长和巨龙腾飞的“中国奇迹”。“中国梦”正在这坚实迈进的脚步中变得愈发清晰和触手可及。

推动我们民族复兴伟业的正能量,表现为近代以来中国人屡遭屈辱而屹立不倒的顽强、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的理想、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毅力。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却击不垮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三座大山”让中国人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却压不垮中国人的脊梁;黑暗中的徘徊摸索让中国人摔得鼻青脸肿,却阻挡不了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决心。经历了大风大浪和生死考验的中国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变得更加成熟睿智和淡定从容,应对非典、洪水、冰雪、地震等灾害一次次集中展现着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之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共度难关的精神力量,总能将祖国的伤痛、同胞的痛苦迅速降低到最小程度。正是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力量让中国人在绝境中奋起、在逆境中升华,在应对各种挑战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中华民族赢得阔步走向希望、创造未来的荣耀与骄傲。

推动我们民族复兴伟业的正能量,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不满足的改革创新精神。从破除“两个凡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结束中国思想混乱僵化的局面,到破除“姓资姓社”的藩篱加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解决有关历史遗留问题,从避免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保存革命的火种,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为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一针强心剂,中国人就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破除各种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的障碍、风险陷阱的干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的翅膀。改革创新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旋律,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保证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同样只有不断涵育、集聚、迸发正能量,才能不断成就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集聚正能量,需要我们积极践行“三个倡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从国家发展目标、社会运行秩序、个人行为准则三个层面,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在发展中所应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关键在于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并进,创新创造,实干兴邦;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关键在于我们要以人民为上、坚持依法治国,捍卫人民权益,遵从人民意愿;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关键在于我们自觉地将之内化于心、持守于意、外化于行,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这“三个倡导”是激发和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三个“齿轮”,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其动力支点在于每一个公民。当每一个公民都能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言行指南时,那么社会秩序就会运行良好,国家发展目标就会加速实现。当“三个倡导”在人民群众中被广泛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水到渠成,并成为转动这三个齿轮的“钥匙”。

汇聚正能量,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五千年风雨而不倒,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多年中再次焕发青春,是因为有着民族精神的支撑维系以及时代精神的鞭策驱动。民族精神在每一个时代总是体现为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又总是不断拓展和深化民族精神,因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当前要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将爱国主义的情感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守和珍视,需要我们将改革创新的意志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动和发展,需要我们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民族的深切自豪转化为改革的魄力、创新的勇气,需要我们以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

集聚正能量,需要我们善于转化“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以不同形式出现,比如各种社会道德事件的发酵使得人们不敢扶起跌倒老人,各种谣言传播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各种群体性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等等。这些“负能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运转和进步发展,但如果应对和转化得当,也能够促使人们从另一个方面警醒,从对教训的反思中汲取教益,增强正能量。比如对一系列道德事件的反思,使得我们加大了对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表彰力度,各种“最美”人物和身边的感动被及时发掘和传播,正能量再次成为社会的主导能量。比如对谣言传播类型、特点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制定相应的辟谣机制和疏导方案,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谣言产生免疫力,谣言自然就会失去传播空间;对群体性事件的反思,可以促使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改变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促进社会和谐;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可以促使我们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标准,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密切联系群众。

集聚正能量,需要每个人的积极行动,且不拒任何举手投足间看似微小的努力。用自己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每一份信任、每一次爱心为社会传递力所能及的温暖,在努力奋斗中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这样,正能量就会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沈壮海 王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7日第1版

上一条:建设文化强国要注重精神的层面 下一条:从价值视角解读中国梦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必赢76net线路最新线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