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76net线路最新线路
高职论坛
高职论坛
吴灵辉:破窗理论与“双高”建设绩效审计
更新时间:2022-04-08 15:02:05 文 章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
中国有一句传统名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的是衣服有了一个小洞不及时补好,过不了多久就会烂成一个大洞,喻指人们对小的危害不重视,就会酿成大的危害。古训说的很形象,很精辟。无独有偶,西方管理学中也有个类似的理论,叫破窗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教授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社区。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事。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原本完好无损的车的玻璃上砸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从一辆完好无损的车到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乃至车内的东西全部丢失,仅仅源于窗户上的一个小洞!这就是事实。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上的一块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环境和细节会对人们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以及细节会对事件结果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破窗理论所描述的现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例如: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单位规程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在优雅洁净的场所,人们一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也没人随便吐痰;相反的,在脏乱不堪的环境中,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在公共场合,我们提倡每个人都要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这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而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一旦形成“破窗效应”,会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等等。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职业教育。
破窗理论在职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破窗理论的应用在于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亡羊补牢,并严厉惩治”破窗”者,同时还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组织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
由破窗理论,笔者想到了关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问题。
现实中,我们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许多方面都建有规章制度。行业系统有大的规章,单位部门有小的纪律;工作上有规范化制度,违章了又有惩罚处理制度。应该说,这些规章制度是维系各个组织体系正常运转、确保整个社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定了制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却是工作中的一个“破洞”,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因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总有第一个怀有侥幸心理的人破之。管理层破,为普通教职员工打开了“缺口”,群起效之,“缺口”便会越来越大,最终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普通教职员工破,管理层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则其他人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性的纵容,久而久之,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必将重蹈“破窗”之辙。所以,管理层在维护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制度上起着重要的示范和督促作用,也是解决“制度不制”这一顽疾的关键。
联系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实际,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也强调:学校要主动接受教育、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依法接受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和财政部对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单位(以下简称“项目学校”)建设绩效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与“双高”建设绩效审计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比较丰富,既有普遍适用的党纪国法、财经法规,也有具有审计特色的专门法规制度等。
这些法规制度或控制措施如何得到有效的执行?破窗理论启示我们,在制度维护上,首先,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要带头遵纪。
对管理者而言,这是一条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和职业操守。在“双高”建设绩效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的领导、各项建设任务承建处室和院系的负责人、绩效审计组的负责人、主审等都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在“双高”建设绩效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管理者要带头执行相关规定和纪律。管理者不能错误地认为“双高”建设相关制度是要求别人的,在制度面前自己是“裁判”,不能混同于一般人。假若管理者要持这种态度,那些制度岂有不“破”之理?
其次,管理者要严格执纪和纠偏。
对“双高”建设绩效目标和建设绩效指标未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的偏差,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的纠正和处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在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绩效导向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执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窗户玻璃破碎。在一个个“双高”建设任务中,如果某个参建成员不能完成建设任务书中规定的绩效指标,从而导致整个建设任务绩效的下降;
第三,广大参建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并践行“双高”建设绩效管理相关制度。
制度不仅仅是“制人”的,更是保护人的。某些项目学校“双高”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绩效目标和指标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失误,细细剖析,都是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的结果,不仅使项目学校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当前,国家“双高计划”首轮项目学校正在扎实有效建设,我想破窗理论应该对项目学校的“双高”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书中既定绩效目标和指标有借鉴作用。
首先,项目学校“双高”建设有关绩效管理制度设计要能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要有预警机制;其次,项目学校“双高”建设有关绩效管理制度完善之后,要得到良好的执行。
管理者要率先垂范,不要带头打破窗户;参建部门和教职员工要自觉遵守和维护,不要轻易去破窗;对已被打碎窗户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一句话:要实现绩效,营造环境,及时纠偏和补漏。
(作者:吴灵辉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本文系陕西省重点攻关教改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条:
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
下一条:
“三维一体”推动职业教育课程迭代改革
【 文章录入:曾禹龙 责任编辑:曾禹龙 】